图1IPD研发管理体系
好在IPD(集成产品开发)的研发管理模式,给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一个季度的推行,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依然离我的期望有很远的距离,过程也比较累。
近几年很多大公司都在向集成研发,共享研发方向转型,这是一个趋势。特别是阿里的中台战略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案例,通过设立共享事业部整合内部的研发资源,通过中台架构积累共享的平台能力,经过几年的阵痛,阿里的中台战略逐渐开始显露威力。
所以组织架构转型,着手打造一个优秀的研发体系,从长远看对业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否则后面会越来越慢,越来越乱。
我在互联网产品运营体系总结之产品设计一文中曾总结了产品设计的框架模型,顺着我做产品的习惯,研发体系可以虚拟成我要做的产品,相对应的我依然提炼了一个框架模型。
研发体系思维框架
前提:清晰的业务模式
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不管是技术驱动还是市场驱动,首先要清晰的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和规划,清晰的了解业务模式,因为不同的业务模式对于研发的要求也不是不同的,世上没有万能的理论和方法,只有因地制宜的实践。
在一次会议上,Boss曾提醒我说,如果方向不对,管理做的越好可能离目标越远,非常有道理,所以研发体系不只是一个技术活,它更是对公司战略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同业务模式关注点
那我们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呢?基于自己的业务模式我们又关注哪些因素呢?
用于举例说明,我简单的把业务模式抽象成:软件外包模式,产品销售模式,云服务模式和平台模式。前两种偏传统软件业务,后两种偏互联网业务,它们肯定会存在若干的差异(如上图表格,仅做示例,不全面)。
当然还有其他关注维度的划分,比如:从领域上分为行业应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服务等等,不论什么维度或者多维组合,我们要清晰的知道我们在哪!
而且我们也不能仅仅考虑当前的现状,还要考虑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的要求,假如现在以做项目为主,但项目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需求,这些需求沉淀积累就可能会变成产品,产品反过来又不断的支撑项目。
软件产品互联网化就转变成云服务模式,云服务免费提供,服务开放也说不定变成平台。研发体系根据业务的变化和发展的不同阶段,要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建设的更加立体,有效的支撑业务的多样和多变!过早的投入是浪费金钱,太晚的投入是浪费时机,研发体系的建设也要讲究节奏!
发展:高效的产品转化
定制化的外包项目的毛利率在整个行业基本上不会超过30,而产品(不管是单体软件还是平台上的功能,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产品)代表着它具备通用性和普遍性,也就意味着产品具有很强的可复制能力,如何有效的支撑业务换句话讲就是看能否高效的进行产品的生产,不断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现在产品经理的岗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重视,因为产品经理的职责是设计产品,带领产品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强大支撑。
有的产品经理嗅觉敏锐,发现不为人知的机会,并有效的转化为产品上的解决方案,我们习惯成为市场型的产品经理,这一类产品经理是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了就是幸运。其实我们大多数都是从项目中去提炼普遍性的需求,最后转化为产品。
图4:需求转化路径
项目是需求的来源,它能不断丰富我们产品能力,前提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这样的体系,培养这样的意识去积极的挖掘项目中的产品需求。
很多公司的研发团队分为项目团队、产品团队还有比较纯粹的技术支撑团队,所以设计一个合理的协作流程并有效执行,有效的实现需求的转化,这是研发体系要重点去建设的。(当然需求的转化也要考虑到我们的业务方向和定位,过度的需求转化会让我们战线拉的太长,导致资源分散。)
动力:优秀的平台架构
根据图4的需求转化模型,产品的丰满不仅需要项目需求源源不断的滋养,它也依赖底层平台的支撑。
不论技术平台还是产品平台,平台的主要作用是:
- 需求的通用性的高度抽象,使其更标准化,便于复用,提升效率;
- 底层架构的设计、技术实现的封装,实现功能的可扩展性,支持更多场景。
平台的核心是低耦合,高内聚,一个大点的团队,可能存在不止一个平台,比如:互联网业务和企业应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可能构建不同的平台来支撑不同的业务。比如:我在负责掌上医讯业务时,它本身是面向C端的互联网应用,我们构建了代号为camel的平台用来支撑和该业务相关的产品和项目,在公司内部的其他团队可能也存在着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平台。
中台近几年特别火,阿里的中台架构开始被众多公司去学习模仿,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中台的内涵,我们就会陷入更多的疑惑中,它和平台有什么区别?它到底承担什么作用?
中台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平台化架构换个名字。中台化架构是平台化架构的自然演进。平台化目标是高内聚、低耦合;职责边界清晰;易于集成等。那么中台化架构进一步可总结为:高内聚、低耦合;数据完整性原则;业务可运营原则。
简单的说,平台关注的更多是技术属性架构设计,所以平台的功能设计我们一般讲究业务无关性的设计原则,而中台在平台的基础上更关注的是业务属性的架构设计,它把业务的最佳实践进行更标准化、更具有扩展能力的设计。
所以中台不是多个平台的集合,否则中台就毫无意义,而是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公共业务组件的抽象设计,业务功能上实现更好的复用,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过去叫集成平台,现在叫共享中台,一种是被动的事后工作,一种是主动的事前规划,都是为打破孤岛而生;
- 因为是主动共享,中台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它能快速孵化新产品,加快创新业务的发展进程,我认为这才是中台架构最有价值的地方。
医疗服务中台架构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中台,像图3提到的那四种业务模式,前两种有平台就足够了,后两种就比较适合去构建中台,特别是平台化、生态化的企业。为了更直观的展现中台的架构。
我简单设计了一个医疗服务行业的中台架构(蓝色部分为中台部分),图好画,事难做。如果阿里的中台没有成为集团战略强力的自上而下推动,也很难成功。因为中台架构首先要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业务架构,而且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矛盾,没有组织的强力推动,中台是很难成功的。但中台一旦成功,这就是产品研发最强有力的动力,为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基础:规范的研发管理
远大的理想不可缺少,但基础的能力更需要关注,否则就是好高骛远,伟大愿景则如空中楼阁,没有根基!所有的管理都是管人、管事、管物、研发管理也是如此。研发管理更偏重工程管理,研发过程就像构建一座城市,更加系统化,更加立体化。
研发管理的范围
相对于其他的管理侧重管人不同,它首先更关注对物的管理。首先物作为工具意味着成本,分散式的研发团队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技术栈的管理。就像我们团队,存在三种主流服务端语言,现在要搞研发协同,资源根据项目情况进行调配平衡,技术体系都不一样,我想帮你但我不会你的技术,我这里闲的蛋疼也只能看着你忙的焦头烂额。
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团队,人力一直都不够用,如果技术路线不控制,意味着研发成本根本没法控制,协同性太差也就意味着存在更多的浪费,效率是低下的。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根据多数人使用的技术确定统一的技术路线,其他技术的团队和人员要逐步开始向这个技术路线来靠拢,大力推行微服务架构,支持异构系统之间的集成共享。
同时建立新技术的引进制度,我们鼓励创新,但一旦引入生产环境,我们需要进行技术评审,因为每引进一项新技术也就意味着为团队增加一项成本,我们必须评估它带来的价值。
其次,有些物是我们过程的成果,比如代码,文档,方案,这是我们的宝贵资产,过去它分散在各处,既不安全,而且不能形成知识,这就非常的可惜,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做研发管理最基础的事情,没有这些基础,团队就无从建设,事情就混乱不堪。
协同是我们提倡的,但是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我们不能过度的依赖它。我们所依赖的是大家的职责是清晰的,因为屁股决定脑袋!过去我们完全产品线的团队划分,考核的指标是产品的指标,现在我们需要共享研发。
谁去做共享的这部分?大家都在做广度,谁又该去做深度?
完全依靠协同是不行的,必须职责清晰。研发体系是立体结构,是T字型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我们既要兼顾事业(如产品线)的维度,又要形成前台-中台-后台的分层梯队,按照不同的能力进行组织的调整。所以大部分的改革首先要伴随着人员的调整,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屁股不动思想就不会动!
前几天在领导力培训上老师讲的,管理只要搞定了人,也就没有难办的事。
我很认同,毕竟事在人为嘛!对事情的管理最基本的建立基本的做事流程,建立各种评审机制,这些相对都不难,难的是在没有形成研发文化或者lo一点说是研发习惯之前,执行必须靠盯。我们做cmmi,做项目管理培训那些理论不知道学了多少遍,但回头想想,那些规范、流程基本都躺在文档库里睡大觉了。
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团队的方法,哪怕是很简单,关键是贵在坚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它,直至形成习惯和文化。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很多思路也没有表达出来,也有很多东西没有想清楚,研发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只要保持足够的重视,不断的实践,就一定能做好。
有人说研发部门是成本中心,其实我更愿意称它为效率中心、创新中心,因为它不仅仅是服务业务,更多时候是助力业务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